西山日薄的成语故事


西山日薄

拼音xī shān rì bó

基本解释薄:逼近。太阳快要落山。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。亦作“日薄西山”、“西山日迫”。

出处宋·洪咨夔《风流子》词:“世事几番新局面,看底欲高三著。况转首,西山日薄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西山日薄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西山日薄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鸣锣开道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99回:“大凡官府出街,一定是鸣锣开道的。”
革风易俗
亦复如是 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尤悔》:“刘琨善能招延,而拙于抚御,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,其逃散而去,亦复如此。所以卒无所建。”
歇斯底里 茅盾《严霜下的梦》:“我听见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,我仿佛看见许多狼,张开了锯样的尖嘴,在撕碎美丽的身体。”
损人不利己 鲁迅《书信 致曹聚仁》:“只有损人而不利己的事,我是反对的。”
炙手可热 唐 杜甫《丽人行》:“炙手可热势绝伦,慎莫近前丞相嗔。”
晓以大义 吴玉章《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》第十四篇:“林时爽误信其中颇有党人,合欲晓以大义。”
明知故问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:“见他这番光景,明知故问道:‘先生为着何事伤心呢?”
处实效功
活蹦乱跳 曹禺《日出》第四幕:“我一定可以把小东西还是活蹦乱跳地找回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