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口无凭的成语故事


空口无凭

拼音kōng kǒu wú píng

基本解释凭:凭证。只是嘴说;没有凭证。指不足为据。

出处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7回:“空口无凭的话,门生也不敢朝着老师来说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空口无凭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空口无凭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韩策一》:“臣闻鄙语曰:‘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。’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,何以异于牛后?”
反哺之私 晋 成公绥《乌赋》:“雏既壮而能飞兮,乃衔食而反哺。”
首身分离 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:“刳腹折颐,首身分离。”
存而不议 唐·独孤及《仙掌铭并序》:“后代揭厉于玄踪者,聆其风而骇之,或谓诙诡不经,存而不议。”
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 郭澄清《大刀记》第十章:“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——队长,你就决定吧。”
奇才异能 唐 吴兢《贞观政要 择宫》:“臣愚岂敢不尽情,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。”
同心合力 《书·泰誓中》:“予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
沤沫槿艳 《太平广记》第351卷:“某非猎食者,哀君情切,因来奉救。沤沫槿艳,不必多怀。”
一哄而起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地方上百姓动了公愤,一哄而起。”
挖空心思 清 俞万春《荡寇志》:“今此贼挖空心思,用到如许密计,图我安如泰山之郓城。”

描写四季的成语

十二生肖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