招权纳贿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招权:弄权,揽权;纳贿:接受贿赂。抓权力,受贿赂。
出处宋 叶绍翁《四朝闻见录 臣寮雷孝友上言》:“遂招权纳贿,其门如市。”
例子他父子济恶,招权纳贿,卖官鬻爵。(明 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第四十卷)
基础信息
拼音zhāo quán nà huì
注音ㄓㄠ ㄑㄨㄢˊ ㄋㄚˋ ㄏㄨㄟˋ
繁体招権納賄
感情招权纳贿是贬义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近义词招权纳赂、招权纳赇
字义分解
展开阅读全文 ∨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歌莺舞燕(意思解释)
- 骄生惯养(意思解释)
- 四书五经(意思解释)
- 明知故问(意思解释)
- 沤沫槿艳(意思解释)
- 反面无情(意思解释)
- 大千世界(意思解释)
- 隳肝沥胆(意思解释)
- 鱼死网破(意思解释)
- 满招损,谦受益(意思解释)
- 妻儿老小(意思解释)
- 难上加难(意思解释)
- 吴头楚尾(意思解释)
- 互通有无(意思解释)
- 文山会海(意思解释)
- 黄耳传书(意思解释)
- 熟能生巧(意思解释)
- 令人作呕(意思解释)
- 不可磨灭(意思解释)
- 理直气壮(意思解释)
- 风虎云龙(意思解释)
- 意兴索然(意思解释)
- 打情卖笑(意思解释)
- 爱则加诸膝,恶则坠诸渊(意思解释)
- 一窍不通(意思解释)
- 白草黄云(意思解释)
- 忙不择价(意思解释)
- 二三其意(意思解释)
※ 招权纳贿的意思解释、招权纳贿是什么意思由阔云词汇网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引鬼上门 | 比喻招来坏人。 |
晕头转向 | 晕:头脑发昏;转向:辨不清方向。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。 |
金光闪闪 | 闪闪:光亮闪烁。金光闪烁耀眼 |
沟满壕平 | 形容饱满。 |
存而不议 | 存:保留;议:讨论。指把问题保留下来,暂不讨论。 |
乐道好古 | 以守道为乐,喜爱古制。 |
晓以大义 | 晓:使人明白。把道理对人讲清楚。 |
处实效功 | 处:办理。效:效验,效果。功:功绩,成效。处理事情从实际出发,讲究功效。 |
奇才异能 | 奇:少见的;异:特别的。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。 |
拂袖而去 | 拂袖:甩袖子;表示生气。一甩袖子就走了。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。 |
牛口之下 | 借指卑下的地位。 |
口快心直 | 有啥说啥;想啥说啥。形容人性情直爽;语言明快。 |
言而无信 | 信:信用。说话不算数;没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 |
多情善感 | 感情丰富,容易伤感。 |
前脚后脚 | 比喻紧跟着。 |
倦鸟知还 |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。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;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。 |
时至运来 | 时机来了,运气也有了转机。指由逆境转为顺境。 |
走南闯北 |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。也泛指闯荡。 |
黄雀衔环 |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。指报恩。 |
国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国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作壁上观 | 壁:壁垒;营寨周围的高墙。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。比喻从旁观望;置身事外。 |
将伯之呼 | 指求人帮助。 |
道山学海 | 道、学:学问。学识比天高比海深。形容学识渊博。 |
不可磨灭 | 磨灭:指痕迹、印象、功绩、事实、道理等;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。形容永远不会消失。 |
礼坏乐缺 | 礼:社会道德、行为的规范;乐:教化的规范;缺:残破,废缺。形容社会纲纪紊乱,动荡不安。 |
依样画葫芦 |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;也作“依样葫芦”;“比着葫芦画瓢”、“照葫芦画瓢”。 |
超然物外 | 超然:脱离;不介入;物:客观世界。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;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。也比喻置身事外。 |
人面狗心 | ①《晋书·苻朗载记》:“朗曰:‘吏部为谁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。”后因以“人面狗心”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。②犹言人面兽心。 |